閩西菜的特點及特色菜品
1、?食材特色?
閩西菜擅長烹制禽畜野味及菌菇筍類,如河田雞、石鱗(棘胸蛙)、竹鼠等山區特產,常將中草藥融入菜肴,兼具滋補功效,如涮九門頭含多種藥材。
2、?風味基調?
閩西菜善用姜、米酒、辣椒調味,形成"鮮潤、濃香、醇厚"的獨特風味,適應山區氣候特點,菜品油潤度較高,口味略重于福州、閩南菜系。
3、?烹飪技法?
閩西菜刀工量大質樸,講究火候掌控,多采用煨、燉、燜等長時間烹制法,較少使用復雜調味,強調食材本味,如白斬河田雞僅配姜酒蘸料。
閩西美食有哪些
1、白斬河田雞
長汀特產河田雞白切,配客家米酒姜汁蘸料,,烹飪時,將整雞放入沸水中煮至皮滑肉嫩,撈出后迅速冷卻,以保持雞肉的鮮嫩和皮質的脆爽,每一口都是對味蕾的極致誘惑。
2、客家生魚片
客家生魚片,選用新鮮的魚肉,細切成薄片,搭配田螺香蒜醋等調料,鮮滑爽口,脆嫩清香,每一口都讓人回味無窮,特別適合搭配高濃度白酒享用。
3、涮九門頭
涮九門頭選用牛身上最精華的九個部位,輔以米酒和數味中草藥烹制而成,涮煮時,牛肉的鮮嫩與湯底的馨香完美融合,每一口都是對味覺的極致享受。
4、連城白鴨湯
連城白鴨湯烹制時,只需簡單的調料,便能凸顯出白鴨的原汁原味,湯色清澈,香味四溢,無論是食肉還是喝湯,都讓人贊不絕口,不僅美味,更具有一定的藥膳價值。
5、三角豆腐餃
三角豆腐餃以豆腐做皮,包裹著鮮美的餡料,經過蒸制后,味道細膩,營養豐富,不僅體現了客家人對食材的巧妙運用,更展現了他們對手工藝術的傳承和發揚。
6、油燜石鱗
油燜石鱗烹制時,先將石鱗去皮處理,洗凈后下沸水鍋中氽一下,再與花生油、姜絲、香菇等調料一起燜煮。成菜后,石鱗肉骨酥肉嫩,味鮮香醇,每一口都讓人陶醉其中。
7、汀州燒大塊
汀州燒大塊選用肥瘦均勻的豬肉和客家米酒,加上紅糖、鹽等調料紅燒而成,皮似皺紗,棕紅晶亮,吃起來軟糯可口,香醇味美,油而不膩,是逢年過節必吃的宴席名菜。
8、龍巖洋魚
龍巖洋魚雖然名字中有“魚”,但實際上卻是由五花肉、蝦米、蔥白等食材混制而成,成菜后,洋魚酥松脆嫩,清香爽口,是婚壽喜慶宴席上的必備佳品。
9、筍干燜肉
筍干燜肉選用五花肉和筍干為主要食材,經過燜煮后,五花肉香酥爛、肥而不膩,筍干爽脆醇香、十分適口。
10、溪魚燜豆腐
溪魚燜豆腐選用新泉河中的小河魚和當地特產的新泉豆腐為主要食材。烹制時,將小河魚和新泉豆腐一起燜煮,豆腐嫩滑、魚肉鮮嫩,鮮香入鼻,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