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書局的誕生,承載了創始人陸費逵深厚的家國情懷。在風雨搖曳的時代,陸費逵深知教育和圖書對于民眾的重要性,所以義無反顧地創辦了中華書局,為人們傳播先進思想、優秀中華文化,幫助中國近代教育事業、出版業進一步發展。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中華書局創辦人陸費逵的生平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姓名:陸費逵
性別:男
國籍:中國
出生地:陜西漢中
出生日期:1886年9月17日
逝世日期:1941年7月9日
主要成就:創辦中華書局
主要經歷:
陸費逵,字伯鴻,1886生于陜西漢中,自幼由母親教授古文、地理、算學等學問,后在英語學塾學習日文。1902年起,先后創辦正蒙學堂、新學界書店、報紙《楚報》、上海書業商會,1908年進入商務印書館工作,這一段經歷為陸費逵積累了豐富的經辦圖書和錢財。
1912年元旦,陸費逵和戴克敦、沈知方等人集資銀圓2.5萬元在上海創辦中華書局,并擔任中華書局局長。隨后立即出版發行民國歷史上首套中小學教科書——“中華教科書”,這一套教科書體例新穎、完備、緊跟時代潮流,與過去的教科書完全不同,一經問世便深受教育界歡迎,逐步占領當時中國教科書市場主題份額。
在堅持以教科書為主的經營方針的同時,陸費逵還積極擴展圖書業務,創辦了各種類型的期刊,先后編輯出版《聚珍仿宋版二十四史》、《中華大字典》、《辭海》及刊印的《四部備要》、《古今圖書集成》等圖書也深受學術界、教育界歡迎。
此外,陸費逵還非常重視印刷業務,為擴充中華書局的印刷實力和業務,先后兼并了民立圖書公司、右文印刷所和彩文印刷局等文印機構,并在香港和上海公共租界建立印刷分廠。
在逐步擴大中華書局規模的同時,陸費逵還嘗試多種經營方式。1929年與別人合資創辦中華教育用具制造廠,生產教學儀器、三用復印機、仿宋華文打字機、日用星期時辰鐘和物理化學試驗器皿等物品,同時還帶領中華書局承接歐美文具和樂器在中國的獨家銷售代理任務。
在陸費逵“一業為主,多種經營”方針的帶領下,中華書局集編輯、出版、印刷、發行于一體,逐漸發展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兩家民營出版企業之一,市場領域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1941年7月9日,住在香港九龍寓所的陸費逵突患腦溢血,終年56歲。陸費逵以出版圖書為途徑幫助當時各界人士傳播先進思想、知識,促進教科書編寫質量的創新與提高,一生為國家出版業、教育事業而上下求索。
中華書局,全名為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一家集編輯、印刷、出版、發行于一體的出版機構,于1912年1月1日由陸費逵籌資創辦于上海。
創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學教科書為主,并印行古籍、各類科學、文藝著作和工具書等。同時,中華書局還自辦印刷廠,至1937年擁有印刷機械300余架,職工1000余人。
1954年5月,中華書局總部遷址北京,1958年改為以整理古籍為主的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學術著作方面更有長足的進展,從而享譽海內外。曾出版《中華大字典》、《四部備要》、《圖書集成》、《中華百科叢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