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露是什么東西
魚露是一種風味獨特的水產調味醬汁。
魚露以魚蝦的下腳料為原料,生產工藝流程為新鮮原料和鹽混合(31或21)→前期發酵(自溶)→中期發酵→后期發酵(一周,保溫40℃~50℃)→調配→過濾→檢驗→殺菌→包裝→成品。天然發酵的魚露風味獨特,非常鮮美,但其生產周期較長,一般為數月甚至一年以上。為了獲得更好的風味,有的甚至達到二到三年左右。
一般認為,魚露的鮮味成分主要有肌苷酸鈉、鳥苷酸鈉、谷氨酸鈉以及琥珀酸鈉,咸味主要以氯化鈉為主。但是,魚露的獨特風味不僅僅是由這些物質的簡單組合形成的,它是由水產原料發酵而來的復雜呈味體系共同賦予的。
魚露是哪里的特產
魚露是一種廣東,福建等地常見的調味品,能夠延續至今,與其獨特的風味密不可分,主要包括鮮味和咸味,是閩菜、潮州菜中常用的水產調味品。
魚露的歷史非常悠久,最早的魚露,應是指腌制咸魚時排出的魚汁,這些魚汁的成分除了鹽水,主要是魚類蛋白水解產生的多種氨基酸,既鮮味又營養,漁民覺得倒掉可惜,就留下來充當調味料。潮汕是魚露的原產地之一,潮汕人將魚露稱為“腥湯”,舊時主婦常讓兒童拿碗或舊瓶到市場雜咸鋪打腥湯,也有小販推車沿街叫賣,潮汕人也將這種魚汁稱為“醢汁”,將腌制的海產品稱為“咸醢”。如清光緒《揭陽縣正續志》記載說:“涂蝦如水中花……土人以布網濾取之,煮熟色赤,味鮮美,亦可作醢。”這里“醢”是指用魚(蝦)肉制成的醬料,與上古的字義完全相同。
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對魚露或魚醬也有不同的叫法,如越南有“紐庫曼”(nuoccham)、泰國有“儂摩拉”(Nam Pla)、馬來西亞有“菩杜”(Budu)和“馬拉盞”(belanca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