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經濟開發區始建于1992年5月;2005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在開發區內設立揚州出口加工區;2009年7月,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6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揚州出口加工區升級為揚州綜合保稅區。目前,開發區管轄面積約133平方公里,下轄3個鎮、2個街道,常住人口約22萬。
經過近30年的發展,全區集聚了濰柴、亞普、海信、國信、晶澳、協鑫、中集、中航、川奇、乾照、通利、保來得、李爾、賽夫、永豐余、尤妮佳、TPI、航盛等一批龍頭企業,逐步建成了現代產業體系,綠色光電、汽車及零部件、高檔輕工三大產業開票銷售均超百億元。現擁有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基地、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基地等18個“國字號”品牌,國家級實驗室6個,省級以上研發平臺82個。
展望未來,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圍繞“聚焦項目,聚力保障,奮力開創二次創業新局面”,積極實施“企業立區、項目強區、創新活區、文化鑄區、生態優區”五區戰略,深耕綠色光電、汽車及零部件、高檔輕工等三大主導產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三新一高”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全力打造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新能源產業園、光電產業園、輕工產業園、港口物流產業園、樸席智能產業園6大“園中園”,著力將經開區打造成為國家級產城融合示范區、長三角一流科創新區、沿江生態宜居產業新城。
1、區位優勢明顯
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北接揚州古城,南臨長江。位于長江三角洲的中部,是上海經濟節點區域。面積133平方公里,人口22.3萬人。
2、產業布局合理
經開區總體產業布局為:六大“園中園”。港口物流產業園、新能源產業園、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光電產業園、輕工產業園、樸席智能產業園。根據產業發展需求,在現有的基礎上,統籌、優化、提升、完善空間布局,進一步增強產業承載能力和配套能力,實現相對集中、特色突出、資源共享、相互支撐、配套完善、集約發展的產業格局。
3、生態環境優良
城市綠化覆蓋率為43.9%,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8.35平方米,已建成集“生態、休閑健身、社會交流、文化建設”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城市公園400多個。
4、商務功能齊全
經開區商務功能齊全,生態豐富多元。3公里范圍內,現有五星級、四星級酒店超10家,大型購物中心8個,是“會務、休閑、旅游、購物”的宜居佳處。揚州醫療設施完善,有全國三甲醫院4所,各類衛生機構約2000個。
5、人文資源豐富
揚州教育發達,揚州大學是江蘇省重點綜合性大學。設有29個學院,124個本科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在校人數約5.6萬人。揚州有職業大中專在校學生約10萬人。可充分滿足企業“訂單式”用工需求。揚子津科教園座落經開區。現入駐揚州大學、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5所高院,現有大中專院校生約5萬人。
新能源產業園已形成“單(多)晶硅鑄錠一硅片一太陽能電池及組件一光伏電站應用”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已擁有鑄錠2萬噸、黑硅切片7.5GW、硅片6GW、電池片5GW、組件4GW年產能。
重點鼓勵發展:終端系統集成、光伏電站設計與建設、并網系統、逆變器和控制器制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