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火炬開發區由國家科技部、廣東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于1990年共同創辦。目前,正憑借著珠江西岸綜合交通樞紐、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走向了國家戰略競爭的大舞臺。近三十年來,中山高新區經歷了招商引資、壯大產業規模、調整產業結構的兩次創業,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時代的到來, 又開啟了第三次創業的征程:落實創新驅動,加快轉型升級,實現經濟高作為國家級高新區和中山市的龍頭,中山高新區將不辱使命,著力打造創新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范區、綠色發展先行區、開放發展探索區、共享發展實踐區,爭創全國領先高新區,為中山交出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優越答卷作出積極的擔當和貢獻!
中山火炬開發區,位居珠江西岸綜合交通樞紐、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周邊環繞三大自貿片區,四大深水港。區內擁有直達北京、上海、長沙、貴陽、桂林等中心城市的高鐵網絡。中山港客運碼頭為國家一類口岸,已開通中山澳門游艇自由行。未來十年,經水上通道,40分鐘可達深圳機場和前海自貿區,70分鐘可達香港機場;經高速地鐵,30分鐘可直通廣州中心城區。
在這片總面積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萬的土地上,匯聚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企業300多家,其中世界500強投資企業近20家。這里同時擁有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中國包裝印刷基地、中國電子中山基地、國家火炬計劃裝備制造中山(臨海)基地等九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已形成健康醫藥、智能裝備、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配件、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產業集群。
開發區正全力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出臺了科技、金融、研發、技改、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對入園企業進行全周期扶持。先進裝備制造、健康科技、光電信息、現代服務業被確立為重點扶持產業,分別給予開辦、技改、科研、租金方面補助。設立科創產業母基金,規模11億元;科技信貸風險準備金,審批貸款項目262個,貸款6.7億元;并有財政資金為企業提供人才保障。
火炬區敢為人先,探索建立“領導小組-管委會-產業公司”三級管理模式。五大工業總公司負責招商引資、園區開發、外商服務,三個經營實體負責土地物業儲備、產業轉移園區建設、會展經濟等。行政服務中心高效運作,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24家,一批科創龍頭企業從這里崛起:康方醫藥創新藥配方,以2億美元交易授權國際巨頭;明陽風電以科研扶持起步,成長為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智慧能源企業;聯合光電研發的激光電視技術,更將引領全球視聽領域新方向。
火炬區依托九大國家級產業基地、中德工業園、中陽、中潮產業轉移園的大工業平臺,重點招引標桿性高精尖項目。科技新城引進了100多個省級以上科研機構和研發中心,承擔國家火炬計劃等重點課題攻關100多項,探索建立現代產業工程技術研究院,搭建技術引進、人才引進、成果轉化、孵化育成等平臺。
科技金融結合實驗區已然成型,引入14個品牌創投,成立了20支股權投資基金、6家股權投資管理企業,到位資金43億元;一站式培育各類上市掛牌企業44家。英諾創新空間、中關村E谷等一批孵化器品牌匯聚于此,有1個國家級留學人員創業園,3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業中心獲批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這里是中山首個省級教育強區,教育資源高標準配置,火炬職院被列入全國骨干高職院校。開發區醫院,擁有三級醫院標準設備與技術力量。山水高爾夫等一流生態住宅小區、健康文化花城,是詩意棲居的理想家園。空氣質量全年優良率達78%以上 全區綠地率達41%人均公園綠地14平方米。太陽城廣場,擁有中山東部最完善的娛樂購物設施;火炬智慧健康小鎮,融“產、城、人、文、科”五位于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