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自1995年帶著“功能飲料”這個全新概念席卷中國市場,一直在尋找適合自身產品特性的市場定位,實現既能在擁擠的飲料產品市場中確立自身地位,又能區別于其他飲料樹立獨特優勢的品牌目標。1995年11月10日,嚴彬代表中國紅牛簽署四方“50年協議”,12月25日中國紅牛在深圳注冊登記,之后便成立了多家省級辦事處,紅牛將產品、品牌、運營三者緊密結合,才創造出不可復制的商業成功。
在產品方面,中國紅牛始終把健康、飲料安全放在第一位。嚴彬多次組織政府官員和行業專家召開產品考察和技術論證會,調整了紅牛飲料的配方。最終,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取得中國保健食品批文,由“中國食品工業總公司”提出申請的“維生素功能飲料”配方和含量被批準,紅牛產品能夠在中國市場上合法地生產和銷售。
紅牛在營銷方面下足了功夫,僅包裝裝潢顏色試驗了41次,拉環試驗數十萬次,最終采用了更有質感和符合國人審美的小金罐,并為此申請了外觀專利。廣告營銷更是沒有落下,1996年舉辦了中泰足球對抗賽;2003年11月25日,中國紅牛成為NBA在中國的合作伙伴;隨后還舉辦了世界翼裝飛行錦標賽、錢塘江國際沖浪賽、全國羽林爭霸等,紅牛品牌逐步深入人心。
為培育消費習慣,嚴彬提出“市場無盲點,逢店必進”的口號,即使只有兩罐紅牛,也要放在貨架最明顯的位置。他親自帶領大家擺地攤推銷紅牛,還在大冬天里在長安街沿線給出租車司機贈送紅牛。
1997年7月1日,中國紅牛在北京懷柔的生產基地正式開業。嚴彬抓住北京市早期招商引資的機遇,以北京作為突破口,為紅牛全國市場發展和擴張奠定基礎。早期大量的投入和工作,不僅培養了紅牛忠實的粉絲,也為功能飲料行業進行了深刻的市場培育。
據悉,2012年中國紅牛全國銷量第一次破百億元;2014年突破200億銷售,實現“兩年翻倍”;紅牛從此前連續八年的不足2億罐年銷量猛增至55億罐,連續五年保持33%以上增速。2014年以后,紅牛年銷售額穩定在200億元左右,引發國內外知名廠商對功能性飲料的投資潮。2019年,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全年銷售額約223億元,同比增長5%。
“中國紅牛現象”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和形成過程,折射了國家經濟產業的發展和國人消費生活的健康發展。它的品牌文化和精神的形成背后是中國食業人工匠精神的堅持和奮斗,是中國消費者的認可和點贊。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中國功能飲料博物館展出了大量文件和圖片,經常回顧它,才能不忘初心、飲水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