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業態構成不同
百貨店是指在一個建筑物內,實行統一管理,按樓層、區位和專柜銷售若干類別商品,并為便利顧客選購提供必要服務的零售業態;購物中心是多業態多業種復合,體現“一站式消費”的多功能大型商用物業,一般是一組統一規劃的建筑集群,集旅游、購物、休閑、娛樂、飲食等各種商業功能于一體。要有寬闊的購物通道和良好的動線設計,充分考慮到來客的休息和停車設施,要通過環境的塑造形成自身聚客的引力,其建筑美學與商業功用結合。
2、城市功能不同
百貨店只是一個購物場所,服務特定商圈的百貨商品選購者;購物中心是集中眾多商業資源的商業地產項目,通過業態整合、長期經營,成為城市或更大范圍的商業中心場所和物業旺地,實現城市商業主體定位、城市消費文化聚集和地產物業需求的多種價值。
3、金融功能不同
百貨店作為簡單的流通環節,通過商品銷售實現經營者和供應商的資金周轉;購物中心作為新興的商業地產項目,整合了金融、地產、物業和商業的龐大產業鏈條,并且通過消費者的長期重復的消費行為,實現整個產業鏈條的持續更新和市場流通。購物中心的商業運營管理是通過商業活動,實現消費總收入,為商業地產投資回收和物業資產的長期保值增值的根本利益服務的,其城市金融功能不可忽視。
4、獲利方式不同
百貨店主要通過專柜銷售收入的分成方式獲利;購物中心主要通過分租物業的租金收入方式獲利。
5、運營管理重點不同
百貨店運營管理的重點是商品組合和促銷,以聯營專柜經營為主,少量輔助性獨立服務項目配套,采取柜臺銷售和開架面售相結合方式,通過統一收銀,實施進、銷、結、存管理;購物中心運營管理的重點是業態組合的配置和租戶管理的效果,并以經營租戶為主,通過物業、商務的統一管理,為眾多商家的分散經營創造統一營造的購物環境和顧客服務保障體系。購物中心里可以包括一家,甚至多家百貨店。
6、服務對象不同
百貨店業態是商品買賣,面對的是相對集中的有直接購買目的的顧客,經營的是商品;購物中心是物業出租,管理的是商戶,經營的是全客層、潛在購買需求的顧客。
7、商圈不同
百貨店的商圈是比較固定的,社區型比較多一些,購物中心的商圈較廣,客流可以是旅游者,可以來自全國,更可以來自全市。
8、物業體量不同
百貨店通常選擇中等規模物業,購物中心占地面積大,建筑面積大,停車面積大。
9、布局模式不同
百貨店以商品島方式布局,場內共享空間;購物中心多以數條步行街或回廊式多層布局,其共享空間不僅要通透各業態的聚集和互動,更要擴展到周邊環境。
10、購物環境要求不同
百貨店重點強調商品展示效果;購物中心要求整體氛圍、綜合體驗的效果。
11、業態比重不同
百貨店里通常底商配套的快餐小吃或電子游戲;而購物中心的餐飲業種多樣,大型、特色餐飲比重增大。而娛樂和休閑項目則形成購物中心的主題特色和特定優勢的內涵。一般購物、餐飲、娛樂的比例要達到50:32:18,或者后者更多。
12、消費概念不同
百貨店有用品銷售,體驗式服務項目較少;購物中心作為業態組合的必需,顧客體驗式項目較多的,通常會有健身、運動、美容、休閑、文化等主題項目進駐。
13、商務展覽功能不同
購物中心中寬闊的多格局的空間提供了極好的公眾展示及商務活動功能,而百貨店承接群體活動的空間有限。購物中心因建筑獨特往往成為城市標志性建筑,又因內部功能齊全、服務項目多樣性,環境美學價值高,而成為觀光游覽地。而百貨店的觀光性通常抵于購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