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行業,歷經數十載風云變幻與深刻調整,已穩固地屹立于經濟增長的支柱之列。近年來,隨著政策調控的加強、經濟增速放緩以及人口結構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房地產行業正步入新的發展階段。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涌現出了一批引領時代的杰出企業家,他們不僅是時代的記憶符號,更是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標桿。他們以非凡的膽識與智慧,共同鑄就了行業的輝煌篇章,各自的人生傳奇亦成為激勵后人的寶貴財富。盡管伴隨著爭議與質疑,但他們的貢獻與成就無疑已被歷史銘記。下面為你介紹中國十大房地產著名企業家,告訴你中國民營地產界的領軍人物都有誰。
中國十大房地產著名企業家排行榜,CNPP名人小編主要通過檢索相關網絡平臺查找中國內地民營房地產企業創始人,并根據他們在房地產行業的影響力、成就、知名度、影響力、網友評價、網絡關注度以及與榜單主題的契合度等情況,以及參考互聯網相關排行榜/榜單進行推薦。名單僅供參考娛樂,歡迎在末尾交流探討。
王健林,曾任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1992年創辦萬達集團,在全國首創“訂單商業地產”的全新模式,推出萬達廣場、萬達城市廣場等品牌項目,成為我國商業地產標桿。2013年創世界大型企業連續8年保持30%以上增速的發展奇跡,成為福布斯富豪榜和胡潤富豪榜的雙料中國首富。2014年帶領萬達香港上市,成為了亞洲最大的商業地產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影院運營商。2014至2016年連續3年登上中國首富的寶座。2015年首超李嘉誠成為全球華人首富,并連續8年蟬聯北京首富,被評為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16年榮獲福布斯終身成就獎、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時代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在萬達深陷債務危機之后,王健林沒有套現跑路,也沒有轉移資產,而是選擇壯士斷腕,通過出售資產和債務重組等方式應對危機,展現了他的應變能力和執行力,以及不逃避、不放棄的品質。
王石,1984年創辦萬科地產,他尊崇大局意識,倡導“重建行業秩序和公信力”,“新住宅運動”和“關注普通人”的理念。他一手創立的萬科不僅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標桿,也是中國企業治理的典范,他也被譽為中國房地產界教父。1991年帶領萬科正式登陸深圳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了最早完成股份化、完成上市的地產大腕,其本人也被稱為“中國房地產業領跑者”。2010年12月1日萬科銷售總額突破1000億,成為國內房地產行業第一家年銷售額達千億級的企業。2003年5月被中國企業家協會授予“中國創業企業家”稱號。2010年入選《財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25位商界領袖”。2015年當選《胡潤財富榜》“中國最具影響力企業家”。2017年王石正式辭任萬科董事會主席,為充分肯定王石過去33年對萬科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貢獻,董事會委任王石為董事會名譽主席。
馮侖,1993年創辦萬通地產,以其深邃的行業洞察力和前瞻性戰略思維,一直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標桿和引領者,享有“地產思想家”與“地產革命家”的美譽。馮侖在業內首倡從“香港模式”變為“美國模式”,是中國首家房地產策略聯盟機構——“中城聯盟”的發起人和“新住宅運動”的倡導者之一。在“中城聯盟”輪值主席任職期間,積極促進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努力提升房地產道德形象。2005年任職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輪值主席,致力于行業維權和企業公民建設。1999年推出中國第一個實施注冊的高檔住宅品牌“新新家園”。2003位列胡潤房地產影響力人物50強第4位。2009年被評為最新潮的地產思想家;2010被評為最具創意的地產理想家;2011被評為最國際的轉型地產商。馮侖領銜的萬通地產2001、2002連續兩年獲得“中國名企”稱號,同時他本人連續兩屆獲得“中國房地產十大風云人物”的殊榮。
孫宏斌,1994年創建順馳,以房地產中介所進入地產界,2003年成立融創中國,并開始操作高端物業項目。2003年12月改寫北京土地市場價格標準,創造了“世紀第一拍”。2010年帶領融創成功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市場。2017年孫宏斌收購萬達旗下76家酒店和13個文旅項目91%的股權文旅項目,創中國房地產史上最大并購交易。2017年至2020年期間帶領融創地產迅速崛起,成為除碧桂園、恒大和萬科之外的第4大房企。孫宏斌因出手拯救樂視網、萬達文旅等“撿漏”豪舉,被稱為地產界的“白衣騎士”。如今,融創已經躋身中國房企前列,孫宏斌也多次登上胡潤房地產企業家榜,并被評為中國房地產40年40人時代人物、中國房地產功勛人物等。在融創深陷債務危機之后,孫宏斌一沒有想過跑路,二沒有想過逃債,反而積極想辦法應對危機,經歷了一番波折,融創成功化解約900億元債務,實現債務重組,并成功上岸。
宋衛平,是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第6屆理事會副會長以及浙江省房地產協會副會長。1995年創立綠城地產,一路引領高端住宅商品房的潮流,被譽為中國豪宅教父。宋衛平的理想主義情結,讓綠城拿到了一張“品質”的名片,實現銷售額連續7年位居浙江省房產業界之首,成為浙江省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2002年創造杭州樓市的銷售奇跡。2003當選中國地產十大風云人物;位列中國400富人榜第93名。2004年帶領綠城實現銷售額突破46億元,直接逼近行業龍頭萬科,宋衛平也位列胡潤百富榜第61名,獲得中國建筑藝術獎(個人貢獻獎)。2006年宋衛平帶領綠城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市值超過180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大陸房地產界前10位排名的上市公司。2007位列胡潤百富榜第65名。2009年帶領綠城中國突破總銷售額500億元大關。2020年名列《2020胡潤全球房地產富豪榜》第175位。
吳亞軍,1995年創辦龍湖地產,是龍湖集團公司創始人、戰略發展顧問,曾擔任龍湖集團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CEO等職務,她的領導和戰略眼光為龍湖集團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從2001年到2004年,帶領龍湖完成了首個香樟林別墅項目,并開發了第一個商業項目北城天街,正式進入商業地產領域。2005年至2007年間龍湖的發展足跡已遍及成都、北京、上海等多個大城市,逐漸在全國范圍內樹立起了品牌形象。2009年帶領龍湖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當年的第2名女富豪,重慶首富。2011年在胡潤百富榜位列第8位,取代張茵成為中國女首富。2016年入選《財富》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女性第26名。2017位列《胡潤女企業家榜》第3名。2022年入選福布斯中國杰出商界女性100榜單第5位。2024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10位白手起家的女性。
胡葆森,1992年創辦建業地產,是中國第一代地產大亨,是2005年河南首富,曾與馮侖、王石并稱為中國地產三君子。1999年與馮侖、王石以及其他中國房地產業的領軍人物共同發起創立“中城聯盟”,積極倡導并推動新住宅事業發展。胡葆森帶領建業地產連續20年領先于河南房地產市場,銷售額、開發規模與納稅穩居河南市場第一,也是中國中部地產第一品牌,創下一省百億銷售額的記錄。2008年于香港聯交所上市。2012年建業集團成立20周年完成100億的銷售額。曾榮獲“中國房地產十大風云人物”“中國房地產企業十大功勛人物”“中國地產15年最具影響力人物”等多項殊榮。2010年胡葆森繼馬云、牛根生、郭廣昌之后,被推選為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第四任輪值理事長。這位唯一堅守地產的老前輩,即使面臨困境,胡葆森并沒有選擇放棄,而是積極采取措施自救。
黃文仔,1994年創立宏宇企業集團,并開始進入房地產開發。2001年打造廣州星河灣高端住宅,遭到了消費者的搶購,成為廣州樓市翹楚,由此在高端豪宅項目打響了名氣。2004年開發北京星河灣等高端地產項目,奠定了他中國豪宅大王的地位,被稱為“豪宅專家”,并多次成為北京豪宅市場銷量之王。2009年8月浦東星河灣開盤,創造了中國地產的銷售紀錄。在房地產界中,黃文仔是中國最具匠人精神的房地產商,稱得上一個建筑大師,他的專注與挑剔鑄造了中國地產界“勞斯萊斯”級的地產項目。他手下的星河灣是中國地產界被復制最多、被觀摩最多的樓盤,對提升華南板塊的整體形象產生了強勁的推動力。他還多次入選胡潤百富榜、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等權威榜單,顯示出其卓越的財富和影響力。
潘石屹,1987年辭職下海到深圳、海南,后到北京,專業從事房地產開發。1995年和妻子張欣共同創立了SOHO中國,以其精明的商業眼光和獨特的審美品味,帶領SOHO中國成為了中國領先的辦公樓運營商。潘石屹開發的一系列獨特建筑項目,如望京SOHO、三里屯SOHO、上海SOHO世紀廣場等,都成為了當地的地標性建筑,為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樹立了典范。2007年潘石屹帶領SOHO中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2008年榮獲中國住交會(CIHAF)頒發的“中國房地產十大功勛人物”獎,同年榮獲“安永中國企業家獎”。2014年獲得年度“最有態度地產人物”。他還多次入選胡潤百富榜、胡潤房地產富豪榜等權威榜單,顯示出其卓越的財富和影響力。
許家印,1997年創辦恒大地產,以在房地產開發的規模和影響力著稱,創造了中國房地產經營管理的“恒大模式”。1999年帶領恒大地產擠進了廣州房地產企業的前10名。2009年帶領恒大地產成功上市,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民營房地產公司。2017年成為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和胡潤百富榜的雙料中國首富。2019年在建國70周年慶典上,許家印曾作為3位功勛卓著的房地產企業家之一,受邀登上了天安門城樓觀禮。曾任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等職務。許家印2023年因涉嫌違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2024年被處以頂格罰款4700萬元并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從1834年第一輛電動汽車誕生,到如今新能源車成為汽車市場中備受關注的一員,新能源車走過了...
造車新勢力,指的是依托互聯網思維,以新能源技術為主要驅動力,由一群創新型企業推動成立的新興...
從山寨機時代到跟隨式發展,再到如今與世界領先企業并跑,引領產業創新發展,國產手機僅用了二十...
中國家居行業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一些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強的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展現出了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