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和爆竹的大同小異,其結構都包含黑火藥和藥引。點燃煙花后,類似以上提到的化學反應引發爆炸,而爆炸過程中所釋放出來的能量,絕大部分轉化成光能呈現出來。制作煙花的過程中加入一些發光劑和發色劑能夠使煙花放出五彩繽紛的顏色。
煙花便是利用金屬的這種特性制成的。制作煙花的人經過巧妙的排列,決定燃燒的先后次序。這樣,煙花引爆后,便能在漆黑的天空中綻放出鮮艷奪目、五彩繽紛的圖案,這就是中學常講的焰色反應。
不同種類的金屬化合物在燃燒時,會發放出不同顏色的光芒。舉例說,氯化鈉和硫酸鈉都屬于鈉的化合物,他們在燃燒時便會發出金黃色火焰。同樣道理,硝酸鈣和碳酸鈣在燃燒時會發出磚紅色火焰。在化學科,常常會運用以上結果來測試物質中所含的金屬。這類型的實驗稱為焰色試驗(flame test)。
在發光發亮時,它們的溫度能超過1000℃。正是在這樣的高溫下,禮花彈中填充的各種特制金屬材料才能吸收到足夠的能量,發出絢麗的光芒,正是因為不同的金屬原子在高溫下能夠放出不同顏色的光,煙花才能釋放出顏色各異的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