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要》對我國質量強國建設作出整體部署,明確了全方位建設質量強國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全方位建設質量強國,要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深入實施質量強國戰略,積極對接國際先進技術、規則、標準,全方位建設質量強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質量支撐。
全方位建設質量強國,必須明確總體發展目標。《綱要》提出,到2025年,質量整體水平進一步全面提高,中國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人民群眾質量獲得感、滿意度明顯增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質量強國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經濟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產業質量競爭力持續增強,產品、工程、服務質量水平顯著提升,品牌建設取得更大進展,質量基礎設施更加現代高效,質量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到2035年,質量強國建設基礎更加牢固,先進質量文化蔚然成風,質量和品牌綜合實力達到更高水平。
《綱要》還明確了八個方面重點任務,這些都是質量強國建設的重點領域和主攻方向,需要全面準確把握,統籌推進落實:
一、推動經濟質量效益型發展。協同開展質量領域技術、管理、制度創新,突破一批重大標志性質量技術和裝備,增強質量發展創新動能。
二、增強產業質量競爭力。分行業實施產業基礎質量提升工程,強化產業基礎質量支撐。
三、加快產品質量提檔升級。實行全主體、全品種、全鏈條監管,提高農產品食品藥品質量安全水平,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四、提升建設工程品質。全面落實各方主體的工程質量責任,強化質量責任追溯追究,強化工程質量保障。
五、增加優質服務供給。推動產業鏈與創新鏈、價值鏈精準對接、深度融合,提高生產服務專業化水平。
六、增強企業質量和品牌發展能力。引導企業加大質量技術創新投入,創新質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推動全員、全要素、全過程、全數據的新型質量管理體系應用。
七、構建高水平質量基礎設施。建立高效權威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管理體制,加快建設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加強質量基礎設施能力建設。
八、推進質量治理現代化。完善多元化、多層級的質量激勵機制,創新質量監管方式,健全產品召回管理體制機制,實施質量安全監管筑堤工程,深入開展全民質量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