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機的主要結構包括兩大部分:X線體層掃描裝置和計算機系統。前者主要由產生X線束的發生器和球管,以及接收和檢測X線的探測器組成;后者主要包括數據采集系統、中央處理系統、磁帶機、操作臺等。此外,CT機還包括圖像顯示和存儲系統,將經計算機處理、重建的圖像顯示在電視屏上或用多幅照相機或激光照相機將圖像攝下。
CT機是一種功能比較齊全的病情探測儀器。它可以根據人體不同的組織對X線的吸收和透過率的不同,再應用靈敏度很高的儀器來對人體進行測量,電子計算機對于數據來進行處理后,那么就能獲得被檢查的部位的斷面或者立體的圖像。
CT根據不同區分標準有以下分類:
1、按原理:CT僅有一種,為利用X線成像。
2、按品牌:目前醫院里采用的CT機有西門子、極影、飛利浦等國外品牌,但隨著我國科技越來越強大,國產品牌CT機包括東軟、聯影,完全可以與國外CT機的圖像質量相媲美。
3、按型號:CT機可分為單排、雙排、4排、16排,甚至256排、320排,256排就是旋轉一次可以切出256個斷層面,排數越高,則掃描速度越快,心臟搏動偽影以及人體呼吸偽影對圖像質量的影響就越小。但目前16排以上的CT完全可以勝任臨床的基本需求。
CT機一臺至少要50萬元以上,多數都在100萬以上。
購買一臺CT機要包括機器安裝的特殊房間,運費和安裝費。CT機屬于醫療器械,一般只有醫院才會夠買,國產的CT機一臺在八十多萬左右,進口的CT機由于發展的比國產的早,精確度比較高,掃描時間短,圖像清晰,所以價格比國產的高,大概在一百萬以上,而且因為型號不同,不同型號的CT機價格差距也是很大的,具體要看功能的全面來購買。
CT機具有掃描速度快、圖像清晰度高、使用造影劑少、輻射量降低等優點,被稱為CT檢查質的飛躍。CT掃描機,與傳統CT相比,具有掃描速度快(1秒鐘掃描完成一個器官,5秒鐘掃描完心臟,10秒掃完全身)、心臟檢查成功率高(幾近100%的無創心臟檢查成功率,是冠脈檢查新的金標準)、圖像高度清晰、計算機后處理功能強大、輻射劑量低、臨床應用領域廣泛等優勢。
CT設備比較昂貴,檢查費用偏高,某些部位的檢查,診斷價值,尤其是定性診斷,還有一定限度,所以不宜將CT檢查視為常規診斷手段,應在了解其優勢的基礎上,合理的選擇應用。此外,CT診斷輻射劑量較普通X線機大,故懷孕婦女不宜進行CT檢查。
ct機掃描部分主要由x線管和不同數目的控測器組成,用來收集信息。
x線束對所選擇的層面進行掃描,其強度因和不同密度的組織相互作用而產生相應的吸收和衰減。探測器將收集到x線信號轉變為電信號,經模/數轉換器轉換成數字,輸入計算機儲存和處理,從而得到該層面各單位容積的ct值,并排列成數字矩陣,這些數字可儲存于硬磁盤軟磁盤和磁帶中,也可用打印機印用。
數字矩陣經數/模(d/a)轉換器在監視器上轉為圖像,即為該層的橫斷圖像。圖像可用多幅照相機攝于膠片上,供讀片、存檔和會診用。
1、掃描前準備工作
(1)開機:按下CT機主機控制柜上的開/關按鈕。
(2)自檢:主機進入開機自檢過程,約3-5分鐘。
(3)預熱:自檢完畢,主顯示屏自動出現預熱界面,預熱曝光按鈕亮。按下曝光按鈕進入預熱過程,約3分鐘,此時不要做其他操作。預熱完畢。
(4)檢查CT機硬盤可用空間,刪除一些較早期的圖像。硬盤總容量約70GB,當可用空間小于50%時,將影響系統運行速度。
2、資料錄入
(1)審讀會診單,了解病人一般資料和檢查目的。
(2)病人資料錄入,包括:住院號或門診號、姓名、性別、年齡、體重、檢查時間、掃描方法等。
3、擺放病人體位
根據檢查目的,選擇仰臥/俯臥、頭先進/腳先進,升高檢查床到一定高度后送入CT機掃描孔中,同時根據要求給病人擺好體位。
4、選擇掃描序列
點擊電腦桌面人體模擬圖的相應部位,會出現可供選擇的預設掃描序列根據會診單上的檢查目的,選取合適的掃描序列后點擊進入。檢查序列參數是否與病人體位、檢查目的相符合,若不符則進行修改。
5、掃描
(1)定位片掃描:以上步驟完成后,CT機進行曝光前的一系列準備,約15-20秒內曝光預備按鈕亮,按下,接著曝光開始按鈕亮,再次按下,CT機開始掃描獲得定位片圖像。
(2)確定掃描范圍:在定位片上調節掃描框的各個邊界使與檢查目的相符合,選取合適的KV、MAS、FOV、層厚、層間隔、濾過函數、HP、窗值等參數。
(3)普通掃描:進入掃描開始前的準備,約15-20秒。曝光預備按鈕亮,按下曝光開始按鈕,曝光,獲得平掃圖像。
(4)增強掃描:首先點擊相應部位的增強掃描序列,進入后設定掃描范圍、延遲時間和增強標記后準備掃描。其次設定造影劑流速、劑量后開始注射造影劑,經一定延遲時間后啟動掃描。
6、關機
全天工作完成后,依次點擊主菜單執行關機程序。待主、副臺顯示屏均出現關機界面時,按下控制柜上的開/關按鈕,關閉CT機。
1、外殼的清潔消毒
(1)使用蘸有中性清潔劑或水的微濕無絨軟布或超細纖維布擦拭外殼,然后用布擦干外殼。
(2)使用75%酒精或者100%異丙醇來清潔較臟的表面。
(3)使用75%酒精、3%雙氧水作為消毒劑進行消毒。
(4)使用軟布蘸取適當消毒劑擦拭部件。
(5)使用自制消毒劑,氯的含量不宜超過10%。
注意,不能使用具有侵蝕作用的清潔用品(如“84”消毒液),以及不能采用噴霧方式對CT設備及CT室進行消毒,氣霧可能損壞電子元件,造成設備故障宕機。機架外殼、檢查床外殼、控制面板外殼、數據顯示面板外殼、揚聲器外殼、VSM外殼等建議每日使用醫用酒精擦拭消毒,或在停止使用期間使用紫外線燈整體消毒。
2、環境消毒
(1)使用醫用紫外線燈光照消毒
在CT設備暫停使用階段可以使用醫用紫外線燈對整機及環境進行消毒操作,請注意保證紫外線燈照射范圍內沒有人員存在。
(2)使用消毒劑消毒
不推薦使用噴霧劑消毒,因為消毒劑可能進入設備內部損壞電子元件。若需要使用霧化器對室內進行消毒,必須關機并斷電后再進行。建議使用塑料布蓋住設備做好設備防護。
1、穩定電源
CT機的電源最好用專線、專用變壓器,避免與電源電壓變化大的負載共用,以防發停電給機器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害。CT機中的磁盤驅動系統,對電源頻率十分敏感,當電源頻率波動超大時,轉速便會下降,造成讀寫數據的錯誤,嚴重時將使速度保護而停止工作。由于機器的保護系統較多,所以電源電壓的忽高忽低都會使機器處在保護狀態下。無法正常工作。2、環境溫度、濕度
(1)恒溫恒濕:CT機對環境溫度、濕度的要求,特別是計算機房的要求是有嚴格規定:溫度要保持在18~22攝式度,溫度控制在60%左右,但不超過70%為宜,濕度過小,會導致某些材料及結構的幾何變形和性能變化,特別是磁盤機,濕度過小會導致盤面變形,過大又會使磁膠變質,磁層脫落,影響其使用壽命。因此,作為一名CT工作人員,一定要懂得正確、合理控制溫度、濕度。
(2)防潮保干:CT機位于過高濕度時,空氣中的水份因達臨界溫度即凝結并附著于電氣無件上,導致電氣性能改變,一旦精密機械表面因長期受潮而生銹會降低精密度,甚至引起X線高壓放電或擊穿。
3、防塵凈化
防塵是電氣設備的共同要求。由于靜電感應可使灰塵附著于器件表面,影響散熱而改變電氣設備性能。CT機對防塵要求更高。
磁盤機是CT裝置中貯存操作軟件和圖象數據的大容量貯存設備,每個盤片存放較多信息,貯存密度也較高。磁盤讀寫工作時,盤片較高速度旋轉,磁頭與盤面只保持幾個間隙。當磁盤或磁頭附著灰塵時,不但會影響正常讀寫信息,而且可能發生盤面與磁頭磨擦,導致盤面劃傷,損壞磁頭。因此,CT機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清潔環境,并經常保持清潔。嚴格防塵,以防污染。
GE醫療始于1892年美國,GE集團旗下醫療健康業務部門,全球領先的醫學成像、監護、數字醫療技術提供商,通過提供智能設備、數據分析、軟件應用和服務,實現從疾病診斷、治療到監護的全方位精準醫療生態體系。GE醫療于1979年在中國開展業務,在中國共建有四大全球生產基地,為全球開發領先的醫療產品與技術。
西門子醫療成立于1896年,西門子集團旗下核心部門,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企業,為醫學影像、醫學診斷、醫療信息技術、聽力設備等領域的佼佼者,通過全面實現數字化醫療,助力醫療服務提供者在各自領域推進精準醫療、轉化診療模式、改善患者體驗。西門子醫療在全球范圍內持有1.8萬項專利,在全球超過70個國家提供產品和服務。
飛利浦旗下,全球領先的健康科技公司,在心臟監護、緊急護理和家庭醫療保健等領域享有盛譽,其主要業務包括診斷與治療業務、互聯關護及醫療信息化業務和健康生活業務三大模塊,致力于研發并提供全面的醫療保健解決方案以為用戶提供物超所值的保健服務,其銷售和服務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
佳能醫療始創于1930年,日本佳能集團旗下,2016年收購東芝醫療,為全球知名的醫療設備廠商,醫學影像領域的佼佼者。其于1975年進入中國,開展醫療設備的銷售及售后服務,產品涵蓋CT成像、磁共振成像、XR、超聲、生化檢測、眼科影像設備等,在國內CT成像、磁共振成像領域擁有廣泛影響力。
聯影是一家專業從事醫療影像設備及其相關技術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自主研發、生產分子影像、磁共振、計算機斷層掃描儀、X射線產品等全線高端醫學影像診斷設備及精準放療設備。融合前沿技術,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云端協同共享、海量診療級大數據深度挖掘應用,提供醫療信息化、智能化解決方案。
東軟醫療成立于1998年,以影像設備為基礎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擁有數字化醫學診療設備、MDaaS平臺、設備服務與培訓、體外診斷設備及試劑業務線。東軟醫療依靠自主研發,不斷引領國產醫療設備邁向卓越與高端。截至目前,公司產品歷史裝機量達40000余臺,已累計銷往全球110余個國家和地區。
賽諾威盛是國內專業從事高端醫療影像設備及其核心技術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包括全身16/32/64/128層大孔徑螺旋CT影像設備、介入導航機器人以及人工智能醫療軟件等高端醫療影像診斷產品,目前已獲得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等百余項。
明峰醫療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專注于醫學影像設備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國內醫學影像領域CT產品線較為齊備的企業之一,能夠生產高端CT和PET/CT的醫療器械企業,銷售網絡已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800余家終端醫院,并出口至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安科成立于1986年,是國內領先的大型醫學影像設備提供商,專業從事大型醫學影像設備及微創治療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主要產品涉及CT、磁共振、X線攝影系統、微創治療設備等,是國內首臺MRI、螺旋CT、移動式CT、乳腺X線機、神經外科手術導航系統等醫學影像設備(系統)研制企業。
康達洲際創立于2015年,為電氣康達旗下品牌,隸屬于上海電氣集團,專注為醫療機構提供醫療設備整體解決方案,業務覆蓋“醫學影像”、“口腔醫療設備”、“腫瘤診斷與治療設備”和“醫療機器人”等領域,具體產品包括CT、MRI、DSA、RF、DR、彩超、乳腺機等。目前在全國設有28個分公司,建立起覆蓋全國的網格化營銷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