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檢測機構又稱公正檢驗,指兩個相互聯系的主體之外的某個客體,我們把它叫作第三方。實際上,第三方檢測的另一個名稱就是一一公正檢測,第三方檢測機構秉承的就是公正。
第三方檢測機構實驗室則是獨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為社會提供檢測/校準服務的實驗室,數據為社會所用,可作為公正和仲裁使用。部分質檢中心也算作第三方檢測機構。第三方機構有分國家機構,民營機構和國外公告號機構。
隨著市場不斷向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趨近,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以公正、權威的非當事人身份,根據有關法律、標準或合同開展檢驗檢測活動,既是需要,也是必要。另一方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第三方始終是站在一個中立的角度,其操作流程均依照標準、法律法規展開,所檢測的結果均具備嚴謹、公正、公平性,不會偏向任何一個客體或者主體,這就使得其能夠成為政府及相關監管單位的一個有效補充,幫助其擺脫“信危機”。
與此同時,因為是專業為之,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的檢測模式往往更加成熟,設施配備往往更加齊全、檢測人員往往更加專業,這也使得其檢測效率、準確率往往會更高。
1、 普通第三方檢測機構
民營性質,檢測報告抬頭XXX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報告一般只加蓋CNAS章,很少有檢測機構會加蓋CNAS,CMA雙資質章。
2、 國家級檢測機構
國有事業單位,檢測報告抬頭國家XXX產品檢測中心,這類報告的權威性從機構抬頭就能看出是非常高的,報告加蓋CNAS,CMA章。
3、 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
國有事業單位,檢測報告抬頭XXX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該報告和國家級報告一樣也具有非常高的權威性,報告加蓋CNAS,CMA,CAL章,其中CAL章為產品監督檢驗機構獨有的資質章。
4、 專項產品檢測機構
民營和國有性質都有,這類機構一般只從事某一個產品的檢測,專項檢測能力強,測試標準全,報告加蓋CNAS,CMA章。
1、CMA
取得計量認證合格證書的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可按證書上所限定的檢驗。
2、CNAS
是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設立并授權的國家認可機構,統一負責對認證機構、實驗室和檢查機構等相關機構的認可工作。
3、CMAF
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證書,食品檢測機構要求有此證書。(注:依據《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自2015年8月1日起,CMAF證書正式與CMA證書統一合并為CMA證書)。
1、食品檢測
依據物理、化學、生物化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和各種技術,按照制訂的技術標準,如國際、國家食品衛生安全標準,對食品原料、輔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產品的質量進行檢驗,以確保產品質量合格。食品檢驗的內容包括對食品的感官檢測,食品中營養成分、添加劑、有害物質的檢測等。
2、工程檢測
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進行物理、力學性能的檢測,確保合格;對施工質量進行檢測,以此證明該樣品是否滿足設計、規范要求;認真做好檢測工作的原始記錄和數據處理,并出具檢測報告。
3、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 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是取被檢測者脫落的口腔黏膜細胞或其他組織細胞,擴增其基因信息后,通過特定設備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檢測,預知身體患疾病的風險,分析它所含有的各種基因情況,從而使人們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從而通過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避免疾病的發生。
4、環境檢測
環境檢測是利用GIS技術對環境檢測網絡進行設計,環境檢測收集的信息又能通過GIS適時儲存和顯示,并對所選評價區域進行詳細的場地監測和分析。包括水質檢測、空氣質量檢測、土壤檢測、噪聲檢測等。
5、產品檢測
就是針對產品進行的安全和性能檢測,順利入駐天貓和京東商城或者超市等其他平臺,或者是供消費者參考標準。根據三級標準(國家標準、部頒標準和企業自己的標準),進行質量評定,作出基本評價,分析質量合格或不合格的原因。這是質量檢查報告的主體部分。
1、認準資質
國家對檢測機構監管是非常嚴格的,需要得到有關部門頒發的資質才能運行,因此一定要認證資質。
2、考慮品牌
在選擇檢測機構的時候要認準大品牌,這樣才更有安全保障。
3、機構人員配備情況
檢測機構技術相差并不是很大,差別最大的是檢測結果的綜合評估,這就需要一定的人員配備。
1、 投標用檢測報告
這類檢測報告招標方會給出非常明確的檢測項目,并且要求出具獨立的第三方檢測報告,除非有明確的等級限制,一般來說各等級檢測機構出具的報告都屬于第三方報告,均可獲得招標方認可。因此,投標時需要提供產品檢測報告的,首先需要明確的就是招標方對檢測機構的級別是否有要求。
2、 電商平臺用檢測報告
電商平臺為規范產品質量,會要求商家提供產品檢測報告,該類報告只要是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一般都認可,但是需要注意,第一、報告的檢測標準和產品銘牌上的執行標準要保持一致;第二、盡量和電商平臺確認清楚對檢測報告的具體要求。
3、 企業品控用檢測報告
企業為提升產品質量,對產品質量進行檢測,測試數據需要準確無誤,此類報告大多適用行業標準或企業標準,檢測報告不加蓋CNAS和CMA章,企業對該類測試非常重視,通常會派技術人員到現場見證測試的全過程。進行該類測試前建議廠方技術人員和測試工程師充分溝通,明確檢測標準、測試方法和測試細節,以免在測試過程中出現差錯。
一般來講,檢驗檢測機構在資質認定證書確定的能力范圍內,對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數據、結果時,應當標注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標志,并加蓋檢驗檢測專用章。但檢驗檢測機構為科研、教學、內部質量控制等活動出具檢驗檢測數據、結果時,在資質認定證書確定的檢驗檢測能力范圍內的,出具的檢驗檢測報告或者證書上可以不標注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標志;在資質認定證書確定的檢驗檢測能力范圍外的,出具的檢驗檢測報告或者證書上不得標注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標志。
同時根據《國家認監委關于推進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統一實施的通知(國認實〔2018〕12號)》對于未加蓋資質認定標志(CMA)的檢驗檢測報告、證書,不具有對社會的證明作用。檢驗檢測機構接受相關業務委托,涉及未取得資質認定的項目,又需要對外出具檢驗檢測報告、證書時,相關檢驗檢測報告、證書不得加蓋資質認定(CMA)標志,并應在報告顯著位置注明“相關項目未取得資質認定,僅作為科研、教學或內部質量控制之用”或類似表述。
總結說來,檢驗檢測機構所出具報告的資質章,對于在資質認可范圍內的報告可以蓋也可以不蓋資質章,但不蓋CMA資質章的不具有對社會的證明作用。檢驗檢測機構所承接的委托性測試要求,對于不在資質認可范圍內的委托內容,檢驗檢測機構可以出具檢驗檢測報告并加蓋自己的檢驗章但不能加蓋資質認定標志,對于此類報告最好在報告顯著位置注明“相關項目未取得資質認定,僅作為科研、教學或內部質量控制之用”或類似表述。
1、檢測報告分類
檢測機構的檢驗報告的性質一般反映了該檢驗的目的,也就是為何進行該項檢驗。常見的檢驗性質有委托檢驗、監督檢驗、認證檢驗、生產許可證檢驗等,委托檢驗一般是委托方為了對產品質量進行判斷而實施的;監督檢驗一般是政府行政機關安排的,為了監控產品質量而實施的;認證檢驗和許可證檢驗一般是申請方為取得某項證書而進行的檢驗。
2、《產品質量檢測報告》有效期是否有時間規定
產品質量檢測報告一般是沒有確定有效期的。但是,作為報告的使用者可以根據產品的保質期、使用壽命等信息來判定所拿到的報告是否還可以采信和參考。對于質監部門的監督抽查一般每年都會安排一次,因此,超過一年的監督檢測報告最好不要再采信。對于一般委托檢測報告,報告上均有標識或說明:“僅對樣品負責”,因此,這類檢測報告的采信度應該相對地更低一些,時間也應更短一些。
3、怎么驗證產品質量檢測報告的真偽
產品質量檢測報告的查證應該通過出具報告的檢驗機構查詢。目前,一般大型檢驗機構都建立了網站,并在網站上向網友提供查詢信息。但是,由于檢驗機構有責任對受檢企業的產品質量信息進行保密,所以一般提供在網站上的信息是有限的。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是以“檢驗、鑒定、認證、測試”為主業的跨國檢驗認證機構,創建于1980年。中檢集團擁有CCIC和CQC兩大品牌,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口岸和貨物集散地設有機構,為10萬余家客戶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和“一站式”服務;服務范圍涵蓋貿易、制造業、消費品、服務業四大領域。
通標創立于1878年法國,1919年在瑞士日內瓦注冊。SGS是國際公認的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機構,分布在2600多個分支機構和實驗室。SGS覆蓋國內各行各業的供應鏈品質解決方案,是中國境內較早獲得CNAS ISO 17020認可的第三方合資檢驗機構,實驗室獲多家權威機構的認可。
必維集團創立于1828年,是測試、檢驗和認證(TIC)服務的行業推進者,其服務領域集中在質量、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以及社會責任評估領域。必維為超40萬家客戶提供專業的服務和創新性的解決方案,以確保其產品、設施和生產流程符合質量、健康、安全、環保和社會責任領域的標準及規范。
華測檢測成立于2003年,國內第三方檢測與驗證服務的先行者,集檢測、校準、檢驗、認證及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第三方機構,服務能力已覆蓋到紡織服裝及鞋包、嬰童玩具及家居生活、電子電器等多個行業領域。基于遍布全球的服務網絡和公信力,CTI華測檢測每年可出具400多萬份檢測認證報告,服務客戶超十萬家。
Intertek中國成立于1989年,是較早進入中國的外資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天祥在國內40多個城市設立了100多家實驗室和辦公室,服務涉及幾乎所有行業,可以為產品、貨物和體系提供包括測試、檢驗、認證、審核、風險評估和管理,以及咨詢、培訓在內的一系列服務。
歐陸科技集團(Eurofins)創建于1987年法國,是歐洲檢測領域的頂級測試機構,在食品、制藥、環境等檢測領域具有國際領先地位,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900家實驗室,業務涵蓋食品檢測、消費品檢測、生物醫藥檢測、電子電器檢測、化妝品檢測、材料與工程科學檢測等。
德國萊茵TüV集團創立于1872年,從鍋爐監督協會發展為德國官方授權的政府監督機構以及享譽全球的國際性認證公司。德國萊茵TüV集團提供約2500種服務,業務集中在近40個領域,共涉及6大服務范疇:工業服務、交通服務、產品服務、生命科學服務、教育與咨詢服務、管理體系服務。
德凱創始于1925年德國,世界知名的第三方專業檢測認證機構,業務遍布世界6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逾46,000名員工專注于為路途中、工作中以及家居中的安全提供獨立的專家服務。德凱主要提供車輛檢測、理賠與專家評估、產品測試、工業檢測、咨詢、審核、培訓及臨時雇傭等服務。
1866年創立于德國,享譽全球的認證機構品牌,服務范圍覆蓋認證、測試、檢驗、資訊及專家指導等多個領域。南德中國在國內開設約30多個分支機構,致力于新產品的推廣,服務和體系為全球所接受,約3,000名專注于各個領域和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向超過55,000家客戶提供支持。
國檢集團始創于1984年,屬于中國建材集團的高技術服務業務板塊,是中央企業系統內檢驗認證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603060),形成了檢驗檢測、認證評價、檢測儀器及智能制造、計量校準、科研及技術服務五大業務平臺,檢驗檢測業務涵蓋建材、建工、水利、環境、新材料、食品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