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天津濱海基地在中新天津生態城正式投入運營。同時,27個智能產業項目“牽手”落戶中新天津生態城,共同助力中新天津生態城智慧城市建設和智能產業發展。
此次簽約,企業將在生態城擴大投資,建設海洋通信研發中心和實驗室二期項目。此次簽約,企業將在生態城設立汽車改裝和智能汽車改裝結算總部及智能汽車改裝研發中心。據了解,除上述企業之外,其余25家落戶的企業也都集中在智能健康、智能人才培訓、智能產品研發等相關智能產業。在11月26日舉辦的華為云城市峰會上,數百家智能企業齊聚中新天津生態城,圍繞“云+5G+人工智能”進行交流研討,助力區域智能產業聚集和升級。
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依托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信息技術,引領智能產業發展的同時,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018年,華為與中新天津生態城建立合作,華為天津濱海基地在生態城投入試運營。
華為天津濱海基地主要依托“兩云一中心”開展業務,即:“軟件開發云”、“城市產業云”和華為軟件開發云創新中心。華為“軟件開發云”是集華為30年研發實踐、前沿研發理念、先進研發工具為一體的一站式云端平臺,試運營一年來,華為軟件開發云已經為天津濱海新區300余家企業及高校提供服務,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和人才培養。為實現產城融合,中新天津生態城在全力建設智慧城市的同時,也在積極引入智能企業、建立智能產業實訓基地并培養智能產業人才、打造智能應用場景、創造自主研發智能產品,從而形成產、學、研、應用于一體的智能全產業鏈。在中新天津生態城-華為智能產業鏈項目簽約儀式中,以華為海洋網絡有限公司、艾奈斯(天津)汽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27家智能企業一同落戶生態城。
作為智慧城市建設樣板,中新天津生態城在智慧城市建設和智能產業發展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實踐,智能公交車、智慧交通等一批智慧城市建設項目先后落地,華為、海量大數據、德國BBS等智能產業領軍企業先后在生態城聚集。
1994年隨著中美人員之間電子郵件的互通,中國正式全功能接入互聯網,中國的網絡時代也在這一...
隨著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軟件產業在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基于此我國把軟件產業作為發展經濟的...
阿里巴巴十八羅漢,指的是最初參與創立阿里巴巴的十八位核心團隊成員,他們一起為阿里的發展奠定...
阿里巴巴集團由馬云等人創立于1999年,在歷任掌門人的管理領導下,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實力雄厚...
小米八大金剛,指的是小米公司的八位聯合創始人,他們分別是雷軍、林斌、洪鋒、王川、劉德、黎萬...
互聯網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可以在網上購物、訂餐、支付各種費用,使得人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