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是怎么形成的
1、巖漿作用包括巖漿侵入、火山噴溢及巖漿期后熱液作用等。
2、沉積作用包括生物殘骸堆積、碎屑堆積、化學沉淀、表生淋濾等。
3、變質作用這是玉類最重要的成因,包括區域變質作用,接觸交代變質,熱液蝕變等。
4、構造作用巖石在構造應力作用下發生破碎。
5、天體墜落物如隕石玻璃(雷公石等)、莫道爾石、隕坑玻璃。
玉石的成分主要是什么
玉石的主要化學成分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鈉等,而玉的化學成分不同,呈現出來的顏色會不一樣,同時也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
玉石按成分可分為軟玉和硬玉,其中組成軟玉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鈣鎂鐵,它是纖維狀閃石晶體集合體,而常見的軟玉有和田玉、黃玉、墨玉等。
硬玉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鈉等,硬玉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翡翠,翡翠是硬度最大的玉石,一直以來有“玉石之王”之稱。
玉石的作用和功效
1、增強免疫力
玉石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佩戴在身上時,這些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可通過皮膚,滲入人體,補充人體所需,平衡人體機制,增強人體免疫力。
2、放松人體
玉石佩戴時,也會對皮膚進行按壓和摩擦,對人體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緩解局部肌肉疲勞,加速血液流通速度,放松人體,改善睡眠。
3、消暑降溫
玉石導熱性較差,佩戴在身上,有冬暖夏涼的特性。夏天天氣炎熱,將玉石戴在身上,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消暑降溫的作用,緩解心中的煩躁感覺。
4、美容養顏
許多古書典籍中都記載了玉石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女性非常合適佩戴玉石。
5、保平安
在傳統文化的流傳中玉石一直有辟邪的作用,人們認為玉石柔和的光澤能夠驅妖除魔,保佑平安。
玉石的分類和等級劃分
玉石的種類
1、按顏色劃分
玉按照顏色進行劃分時,可分為白玉、黃玉、青玉、青白玉,以及碧玉、墨玉、花玉、紫玉、桃花玉等多個品種。
2、按產地劃分
玉按照產地進行劃分時,可分為和田玉、綠松石、獨山玉、岫玉、翡翠、朝鮮玉、昆侖玉等品種,其中和田玉產于新疆和田地區,綠松石產于湖北地區,獨山玉產于河南南陽市。
3、按質地劃分
玉按照質地進行劃分時,可分為硬玉和軟玉,其中硬玉最具代表性的是翡翠,它的質地非常堅硬。而軟玉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和田玉,這種玉石的質地非常溫潤、細膩。
玉石的等級
1、一級,潤滑脂光澤、柔軟、濕潤感強、致密、純凈、無雜質、無瓷。
2、二級,油脂或蠟光澤,水分感強,輕盈、致密、純凈,無雜質。
3、三級,潤滑脂或蠟光澤,潮濕感強,雜質、雜質。
4、四級,油脂或蠟光澤,無水分、雜質或瓷器。
玉石怎么鑒定
1、聽聲音
鑒別玉石可以聽聲音,用筷子在玉石表面輕輕敲擊時,天然玉石經過敲擊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而假的玉石經過敲擊會發出略顯沉悶、暗啞的聲音。
2、感受溫度
此外玉石也可以通過感受溫度來鑒別,將玉石貼在皮膚上或握在手上時,真正的玉石給人的感覺是冰涼的,這種冰涼感會逐漸消失,而假的玉石給人的感覺是比較溫和的。
3、掂重量
玉石還可以通過掂重量來鑒別,天然玉石的結構致密、比重大,放在手上掂量有一定份量感,而假的玉石結構疏松,放在手上掂量手感相對較輕。
4、看顏色
真玉石的顏色比較純正自然,但是假玉石的顏色是比較艷麗的,看起來不太自然。
5、看劃痕
用玻璃在玉石上劃一下,真玉石表面是不會留下痕跡的,而假玉石表面會有劃痕。
6、看質地
真正的玉瑕疵和裂痕是極少的,整體特別細膩。如果是比較次的玉或者是假的玉,放大鏡放大之后,會發現在玉里面有很多氣泡或者是裂痕,玉質也顯得特別粗糙。
7、滴水測試
將一滴水滴在自己想購買的玉上,如果發現水滴下去之后一直是凝聚的,久久不散開,就說明這是一塊真的玉;如果水滴下一下子就消散了,這說明這塊玉是假的或者是殘次品。
玉石怎么盤
1、文盤
文盤就是將玉石放在貼身的布袋中,用人體的溫度和濕度滋潤玉器。往往要貼身放上一年時間,然后才可以把玩摩挲。這種方法的好處是盤玉手段溫和,對玉器無損。但壞處是,要讓玉器恢復到光澤溫潤細膩,耗時太久,往往非幾年之功。
2、武盤
武盤是請許多人不間斷的把玩摩挲玉器,讓玉器在極短的時候內恢復本來面目,這是相對文盤而玩,略顯“野蠻”。這種方法的好處是能在短時間內使玉器變得油光潤滑;但壞處是風險太大,稍不慎,玉器可能遭到損毀。歷代是商家多用這種辦法盤玉。
3、意盤
意盤是指身體在把玩玉器的同時,精神上也想著玉器的圣潔、仁義等美德,人從玉中吸收美德,玉也從人的精神中得到滋潤,達到人玉精神的雙雙升華。這種盤玉手段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非得那些品德高尚,道行深的人才行。
玉石怎么保養最好
1、避免與硬物碰撞。玉石的硬度雖高,但是受碰撞后很容易裂,有時雖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紋,其實玉表層內的分子結構已受破壞,有暗裂紋,這就大大損害其完美度和經濟價值了。
2、盡可能避免灰塵。日常玉器若有灰塵的話,宜用軟毛刷清潔;若有污垢或油漬等附于玉面,應以溫水沖凈,切忌使用化學除油污劑液。
3、佩掛件不用時要放妥。最好是放進首飾袋或首飾盒內,以免擦花或碰損。如是高檔的翠玉首飾,更勿放置在柜面上,免積塵垢,影響透亮度。
4、盡量避免與香水、化學劑液、肥皂和人體汗液接觸。否則玉石會受到侵蝕,使外層受損,影響本有的鮮艷度。
5、避免陽光長期直射。玉器要避免陽光的曝曬,因為玉遇熱膨脹,分子體積增大,會影響玉質。尤其是芙蓉玉、水晶、瑪瑙等受到高熱會發生爆裂,因此更忌接近熱源。
6、佩掛件要用清潔、柔軟的白布抹拭,不宜使用染色布、纖維質硬的布料。鑲有鉆石、紅藍寶、祖母綠等寶石的玉首飾,也只宜用干凈的白布揩擦,將油脂、塵埃、雜質、濕氣或汗液抹掉,這樣有助保養和維持原質。
7、玉器要保持適宜的濕度。玉質要靠一定的濕度來維持,尤其是水膽瑪瑙、水晶類的玉器。水膽瑪瑙在形成時期,里面就存有天然水,若周圍環境不保持一定的濕度,很干燥的話,里面的天然水就容易蒸發,從而失去其收藏的藝術和經濟價值。
8、清洗玉石要先用常溫水浸泡2~3小時,再用牙刷刷拭干凈,之后放入熱水內浸泡至水溫冷卻,這時可以將玉石放在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每次清洗玉石重復上述步驟三個循環,每3~6個月清洗一次玉石,玉石就可以保持潔凈、亮麗的外觀。
玉石的加工流程
1、玉石的鋸割
鋸割就是在鋸割機上將玉石材料分割成適當的形態和大小,以便玉石工匠合理利用。這也是玉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鋸割的過程涉及鋸機和鋸片。自古至今鋸割用的工具已發生很大變化。由人力驅動的泥砂鋸到電力驅動的切割機,這期間經歷了漫長的歲月。現代被大量使用的鋸機,則有用于不同目的的各種電動鋸機,如大料切割機(包括開石機、切片機)、小型切割機、多刀切割機等等。
2、玉石的琢磨
琢磨是玉石加工的第二個工序。一件玉器造型優劣與否的關鍵在于琢磨的質量。 琢磨的過程涉及磨料與磨具。磨料是玉石加工的重要輔料。古代工匠用河床中的砂子做磨料。玉石的琢磨是通過有磨料配合的磨具來進行的。
3、玉器的拋光
拋光過程實際上是一種精細的研磨作業,它涉及拋光劑和拋光工具。即將拋光劑與某些液體如水、縫紉油等以一定比例混合,使之附著在拋光工具上與工件發生磨擦。若操作方法得當,即可使玉件顯出亮麗的外表。
4、玉器的上蠟
上蠟是玉石制品在拋光之后通常要進行的一道工序,實際上這不是對玉料的加工工序,而是對玉器的處理工序。上蠟也稱過蠟。上蠟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蒸蠟,二是煮蠟。